警惕丨疝气不“善”,小疝气引起大问题
疝气,宜宾话读“算”气,老百姓说它是“漏肠”,肚脐眼旁边、胯子边边鼓个包,有的用指拇儿一按就好了,有的按进去还要鼓出来,有的不仅按不回去,还痛得够干。
不是吓你,我国年发病人数达500万以上,除了小娃娃,老年人也容易遭疝气,3月下旬,石狮现代医院外科就收治了3位平均年龄60岁的高龄疝气患者。
这几位的疝,可不是“按进去”这么简单了。
93岁,86岁
疝气反复总相随
疝与腹壁专业组医生:
两位老人都是因为腹股沟疝入院的,说腹股沟有个“包”,这种位置的“鼓包”叫腹股沟疝,是常见的腹壁疾病。
大多数老年患者是由于胶原蛋白代谢异常,腹壁组织强度降低,导致了一些缺损或孔隙,当肠道组织在受到压力,比如咳嗽、屏气、用力后,体内某个脏器或组织就会通过这些缺损或孔隙进入另一部位,就是疝气。
疝对于老年人来说是有很大的潜在风险,除了会影响患者的消化系统,出现下腹部坠胀、腹痛、便秘、营养吸收功能差等症状外,如果疝囊内的肠管或网膜受到挤压或碰撞,还会引起炎性肿胀,导致疝气回纳困难、嵌顿,甚至出现肠梗阻、肠坏死、腹部剧痛等危险情况。
经过完善检查,我们在局部麻醉下为两位老人进行腹股沟疝手术治疗,术后1天就出院。并且两名患者都表示手术后不是很疼,进行轻微的活动和上厕所等都没有问题。
66岁老太太
卡住的疝变成要命的肠坏死
疝与腹壁专业组组长:
老太太是急诊送来的,诊断是嵌顿性腹股沟疝伴肠坏死,来的时候病情很重,疝的嵌顿引起了肠道血液循环的障碍。
病人非常痛苦,随时都有生命危险,下了病危通知书后,我们向家属讲解了病情的严重性,在取得理解和配合后,为老人进行了急诊手术,对嵌顿的疝进行了松懈、修补,切除了坏死的肠道,改善了肠道血液循环。
51岁慢性病患者
按不回去的漏肠
51岁的某大叔患腹股沟疝已经好几年了,咳嗽、用力后可以在肚子旁边看到“鼓出来的肠子”,每次试着按回去就好了,近段时间因为身体营养状况不太好,肠子鼓出来就按不回去,还特别痛,实在受不了,家里人才把他送到了医院。
“这也是一例典型的嵌顿性腹股沟疝伴肠坏死,和老太太一样,病情很重,需要对坏死的肠道进行切除,此外,我们在麻醉科、重症医学科的共同协助下,使得病人在手术后顺利度过危险期。” 介绍道。
问
疝气真的有这么危险吗?
答
腹股沟疝是常见的腹壁疾病,其发病原因多为胶原蛋白代谢异常所致的腹壁组织强度降低,合并腹股沟区发育异常而导致的腹股沟结构缺损性疾病。该病发病率极高,我国年发病人数达500万以上。发病人群主要集中在幼儿及中老年人。老年人发病率可达11.3‰ 。
目前老百姓对腹股沟疝的认识存在极大的偏差,大多数人认为腹股沟疝治疗与否差别不大,甚至在腹股沟疝出现肠管嵌顿或者坏死后才入院治疗。这样往往导致严重后果,上述两名切除肠管的患者就是最典型的病例。
问
腹股沟疝必须手术吗?
答
成年人腹股沟疝的治疗只能通过手术治疗,而手术治疗也是成人腹股沟疝治愈的唯一方式。
腹股沟疝手术主要分为两种方式:开刀手术及腹腔镜手术。两种手术方式均为国际上已经成熟的手术方式,手术对后期生活、生育、工作、运动影响小,术后短期内可能伴有局部轻微不适,术后当天即能下床,第二天出院。
问
日常生活中如何预防呢?
答
老年人腹部比较薄弱,大小便时不要过度用力,避免腹压过大。还要坚持锻炼,不要做一些剧烈的蹦跳动作或者需要屏气发力的动作,量力而行,不要搬运过重的东西;还要注意饮食均衡,以防长期便秘。
下一篇:“疝气”虽小,也能要命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