屁股沟沟长包是上火?需警惕肛周脓肿!
近日,石狮现代医院肛肠外科收治了一名15岁高中生小琪(化名),小琪1周前过食辛辣刺激后出现肛旁“小包”,质硬稍疼痛,患者起初以为是肛旁“小疖子”,能自行痊愈,未予重视。后疼痛进行性加重,坐卧不安,红肿范围增大,走路姿势怪异,无法忍受到我院求诊。
经详细问诊及专科检查,发现右侧肛周见8*6cm红肿范围,按之有波动感,小琪被确诊为“肛周脓肿”。针对小琪的情况,肛门肛肠外科副主任医师建议入院并行急诊手术。在团队的努力下,当天为小琪进行了肛周检查,并行急诊肛周脓肿根治术。术中引流出约150ml浓稠、腥臭味脓性分泌物,并妥善处理内口,因脓肿波及范围大,术中采用挂线术,极大限度的保护肛门括约肌。并将脓肿组织送病理,病理诊断为炎性肉芽组织,符合肛周脓肿诊断。术后予抗感染、止痛、清洁换药等对症治疗,8天后患者创面恢复尚可,予以办理出院,一个月后小琪肛旁创面已基本痊愈。
肛周脓肿又被称为肛管直肠周围脓肿,发生于肛门、肛管和直肠周围的急性化脓性感染性疾病,中医称之为肛痈,发病率较高,约为2%,占肛肠疾病的8%-25%,多见于中青年男性,小儿发病率也较高。
病因:本病属于肠道内细菌感染,“肠道菌”是其致病源头;“肛窦”是感染的入口;“肛腺”是感染的途径;“肛周间隙”是感染的发病部位。即肠道菌进入肛窦致其感染发炎,堵塞肛腺开口,腺液流出受阻,引发肛腺感染,通过肌间隙、淋巴管蔓延至肛周间隙,形成脓肿。
诊断:临床表现(肛门肛周疼痛+发热)+肛门指检+检验(血常规)+检查(多见于MRI)。
当然本病的疼痛和发热表现也需要视病情而定,表浅的脓肿局部疼痛症状明显,全身发热症状可能不突出;深部的脓肿局部无明显表现,但容易引发高热,因此肛周磁共振能很好的提示脓肿的范围及位置。
治疗:本病的治疗没有太多的选择,治愈的方法只能通过外科手术,且手术时机是越早越好。因此,如果肛门肛周突然出现“小疙瘩”、“小包包”,请不要忽视,更不要认为是小问题,消炎针一打、软膏一抹就完事,而是要去正规的肛肠专科就诊,经医生查体后给出治疗方案,该手术时尽早手术,绝不拖延,这样才能创伤越小,恢复越快。
预防:肛管直肠周围脓肿的发病是多方原因综合作用的结果,如“饮食不洁”、“饮食不节”、“体虚”、“外物损伤(鱼刺、枣核等)”,因此需要“管住嘴、迈开腿、注意外伤、加强自身抵抗力”,表现为:
①忌辛辣刺激、发物,如牛羊狗肉、海鲜烧烤等,虽不能绝对不吃,但也需要减少频次、控制摄入量;
②积极健身,加强运动,提高人体抵抗力,只有好的体魄才能与病邪对抗;
③注意肠道菌群的平衡,如出现腹泻、便秘,积极对症治疗;
④注意饮食仔细,不吞入难以消化的鱼刺、枣核等,以防划破直肠肛管黏膜,引发感染。
最后附上一首自编打油诗,加强对于该病种的理解和记忆:
肛周脓肿痛苦多,疼痛发热是表现;
及早就医早确诊,尽早手术是关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