远离“生命剧痛——泌尿结石” ,防治知识全知道!
在医院里,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患者,他们表情痛苦不堪,双手捂着腰背部或肚子,疼得面色苍白、大汗淋漓——很有可能是患了泌尿系结石。今天,小编就带大家一起学习泌尿系结石的防与治,共同远离这“生命剧痛”。
什么是泌尿系统结石?
泌尿结石又称为“尿石症”,是泌尿系的常见病,平均发病率为8.5%。结石可见于肾、膀胱、输尿管和尿道的任何部位,但以肾与输尿管结石为常见。其常见的发病高峰在25-40岁之间,男性患病率约是女性的2倍。
泌尿结石多由代谢异常(尿液酸碱度、高血钙、高尿钙等),尿路梗阻或感染以及某些药物因素导致,分为上尿路结石和下尿路结石,以肾与输尿管结石为常见。
症状有哪些?
大多数结石患者都是以腰痛为主诉就诊,疼痛性质可能为隐痛、胀痛、绞痛。症状因结石所处部位不同而不同,肾与输尿管结石表现为肾绞痛与血尿,膀胱结石主要表现是排尿中断和排尿疼痛。此外还会出现血尿或脓尿,尿频、排尿困难或尿流中断等泌尿系症状。如果结石合并感染,则会伴有发热症状,如感染症状较重,甚至会有尿脓毒血症合并感染性休克的发生。这种情况可能危机生命,需要第一时间进行医疗干预处理。
病因有哪些?
1
饮食因素:
饮食中动物蛋白、精制糖增多,纤维素减少,可能会促使上尿路结石形成。原发性膀胱结石多发于男孩,与营养不良和低蛋白饮食有关。
2
生活习惯因素:
长期卧床、饮水较少、尿量少,导致盐类和有机物质的浓度增高;不注意个人卫生,导致尿路感染频发,形成结石。与部分职业也密切相关,如高温环境下工作的厨师和炼钢工人等。
3
其他因素:
如尿路梗阻,导致晶体或基质在引流较差部位沉积,尿液滞留继发尿路感染,导致结石形成。
如何发现?
尿常规检查——如果有尿路结石,结石会与输尿管壁摩擦,划破输尿管黏膜,尿液中就能查到红细胞。
超声检查——常见的检查项目之一,直观、方便、无创伤。常作为门诊筛查以及术后术后复查的常规的方法。
X线平片——也是比较常见的手段,只是有一些透光的阴性结石在X线平片上会被漏诊。
CT检查——包括CT平扫、CT尿路成像,较为准确、清楚。
如何治疗?
1
药物治疗
由于个体差异大,应在医生指导下充分结合个人情况选择最合适的药物。结石直径0.5~1cm、表面光滑、结石以下尿路无梗阻时可采用药物排石治疗,包括一般方法、溶石疗法等方法,建议排石治疗1~2个月。
2
手术治疗
当疼痛不能被药物缓解或保守治疗效果不佳时,在医生的建议下可以考虑采取外科治疗措施。有体外冲击波碎石(ESWL)、输尿管镜碎石取石术(RIRS)、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(PCNL)等。
3
多饮水+排石操
适用于结石小于5mm、肾脏无积水、无感染情况,需要咨询相关医生,不然会加重病情。
多饮水:
在24h内饮水量达到2000ml,避免在短时间内过量饮水,可能会加重肾脏的负担,造成肾功能损害。
排石操:
第一节:预备式:双脚与肩同宽,双手叉腰,脚跟跺地。
第二节:撞命门:命门位于肚脐的正后方,交替用手敲击。
第三节:扣中断:输尿管中断位于肚脐左右旁开15cm处。
第四节:推下段:为推输尿管下段,腰椎旁开15cm向下推压。
第五节:任督交汇:取任脉:气海位于肚脐处;督脉:取命门:位于肚脐。
第六节:交替跳:左右脚交替跳跃。
如何预防?
泌尿结石是极容易复发的一类疾病,术后5年的复发率约为50%。所以结石的预防和复查是非常重要的。
1
多饮水:
大量饮水以增加尿量,稀释尿中形成结石物质的浓度,减少晶体沉积,也有利于结石排出。除正常日间多饮水外,每夜可加饮水1次,保持夜间尿液呈稀释状态,可以减少晶体形成。成人24小时尿量在2000ml以上,这对任何类型的结石病人都是一项很重要的预防措施。
2
调节饮食:
维持饮食营养的综合平衡,避免某一种营养成分的过度摄入。根据结石成分、代谢状态等,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不同的饮食方式。
3
适当运动:
一般来说,对于直径小于4mm的肾结石或输尿管结石,适当频率的跳绳运动是有一定效果的,但排石效果取决于结石位置及直径,并应该在医生建议下进行。
4
定期复查:
定期的门诊复查随访非常重要。如果能早期发现结石,可进行药物的保守治疗,将细小的结石排出,从而避免结石变大后的手术治疗需要。
下一篇:国庆节小长假,包皮割还是不割?